关于环保节能的常识,征文等等一类的东西怎么写(关于环保节能的常识,征文等等一类的东西有哪些)

绿色环保网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吕氏春秋》中“四时之禁”,意指在规定的季节里,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止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这是古人较早的对环境保护经验的总结,而《管子》中则把自然保护提高到作为帝君是否有资格进行统治的一个条件:“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还说:“苟山之见芽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这是古代最高统治者对于自然环境的无限崇敬。

关于环保节能的常识,征文等等一类的东西怎么写(关于环保节能的常识,征文等等一类的东西有哪些)

古人由如此,我们何以堪?!地球母亲用双乳辛勤哺育着亿万万的孩子,可如今她早已伤痕累累,她的身体千疮百孔,她的衣衫褴褛不齐,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席卷印尼、泰国的印度洋海啸,魔鬼一样吞噬了30万鲜活的生命;莱茵河上70多公里的毒性物质,俨然一座水上墓地;鄂尔多斯大草原上千万亩的漫漫黄沙……在这一场场灾害中,地球母亲已无力挽救一个个丧命的生灵,无节制的能源消耗,无休止的污染物排放,像母亲咽喉上的两颗毒瘤,触目惊心!

人类终于看见了奄奄一息的地球母亲,于是各国都纷纷行动,争先恐后的治理环境问题,欧洲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保护资源和环境。

中国也跨入了保护地球母亲的行列,国人意识到环境污染及能源问题已严重违背了发展经济的初衷,新世纪初期,有人质疑:中国为什么需要节能?预计到年,中国将成为中等收入国家,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的钢材和水泥。因此,只要中国快速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望不变,重工化和高耗能产业,也就是能源消费的高增长不可避免。中国为什么要减排?中国社会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结构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巨额环境清理费用的重负,经济较高增长难以抵消现实的环境破坏,这些国情都决定我们必须减少污染物排放。再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日渐憔悴的容颜,看看我们曾经欣欣向荣的家园如今变得残缺不全,我们头顶的警钟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长鸣?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消费品耗量惊人,因此节能有着巨大的潜力,正如中国节能协会节能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谌树忠所说:“中国节能的春天到了。”我们的生活垃圾中,大多废物本身会危害环境,危害我们的健康,如废旧电池,电路板等等,假如我们对这些废弃物一面回收再利用,不是节能减排,发展经济一举两得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手可以做到一些小事情,就能产生节能减排的大效应。“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应该成为现代人对于资源取用和废物排放的思想核心,下面总结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常识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1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管;2购买低耗节能电器,用完电器随手拔掉插销;2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废水利用;3节约厨房能源,做饭烧水调整耗火苗范围,饭菜做的适量即可;4减少取暖制冷的能源消耗,冬天多检查门窗缝隙是否封闭完好,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设置过低;5分类处理垃圾,废纸,塑料垃圾,电池电器等垃圾分类丢弃;6采取节能的健身方式,减少器械的电能消耗;7出门办事尽量选择自行车,步行或公共汽车;8开车时防止猛刹车,猛起步,做到平稳驾驶,并尽量在堵车时避免发动机空转,减少汽油消耗;9汽油和柴油选择环保型,条件允许时最好选用生物液体燃料;10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11购买季节性和本地生产产品,减少运输何处藏过程的能源消耗;12少用一次性用品;13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包装,并尽量简化包装。

我们怀念地球村里昔日的欢歌笑语,地球母亲把重任托付在人类的身上,只有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挽回地球和人类的幸福。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的基本共识不断增长,“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己被普遍接受,为开展切实有效的国际环保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势如破竹,更少资源消耗,更少废弃排放,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我们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我们的技术水平和意识水准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超过预期,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各方的共同努力,有得力有效的对策,坚持不懈地把新世纪政府报告的每项措施变成各级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扎扎实实、不打折扣的行动,节能减排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十一五”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一定能够最终实现,那时绿色将不再叹息,大自然将不再哭泣,地球母亲的伤痕将会消失,明天的地球将更加美丽、坚强、可爱!

  

工厂除尘环保设备费电不,除尘设备耗电量

山东环保的电热设备公司,山东环保的电热设备公司有哪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