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西环保撕碎设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西环保撕碎设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19年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为何会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其实这件事要追溯到 1898 年,当时德国从清政府租借山东省的胶州湾作为海军基地,租期为 99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中国是中立国,而日本加入了协约国,并将德国驱逐出胶州湾; 随后,日本占领了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为了使占领合法,日本将这一点包含在确认其山东地位的二十一条条款中。
此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其要求,日本还与列强签定了一系列条约。1917 年 2 月 20 日的日俄协定, 俄国承认了二十一条, 而日本则同意承认 1912-1915 年期间俄国在外蒙古所获得的利益。翌日的英日协定, 英国承担了这样的义务:在即将到来的和平会议上,支持日本在山东的地位, 同意日本对太平洋赤道以北德国所窃取领土的权利;而日本则同意支持英国对太平洋赤道以南德国所占岛屿的权利,作为回报。日本也和法国及意大利签定了类似的秘密协定。 此后,1917 年 11 月蓝辛_石井(Lansing-Ishii)协议签定,美国承认『领土相近之国家间有特殊之关系』,即日本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而日本则口头支持门户开放政策。
对山东问题的致命一击,是 1918 年 9 月北京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秘密协议,日本给中国军阀政府 2,000 万日元的贷款,以获取在山东修建两条铁路、在各要塞驻军,及训练指挥中国路警的权利。在北京的指示下,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欣然同意』这些条款。
日本带着这些秘密条约来到凡尔赛,自信能在山东问题上获胜。毋庸赘言,日本如能保住山东,便是间接承认了『二十一条』 的有效性和与北京政权签订的秘密协议的可行性。这些条约使日本在满洲和中国其它地区获得了比在山东更多的特权。日本对待条约的行径,显示了它在国际关系的务实态度,这与中国人信奉西方思想的天真态度,形成了鲜明对照。
中国代表团来到了这个他们认为是忠实于民主、自决、保护弱者原则的公正法庭上。事实上,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和十四点和平计划已使中国人着迷,许多人相信,久已期待的世界民主终 于到来了, 威尔逊要从破碎的旧世界中锻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众所周知,在一战结束之后,各协约国开始重新递结合约,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纷纷签订了《凡尔赛合约》。但是中国代表团却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因为本该交还给中国的山东特权,被转交给了日本。但对于此时已经伤痕累累的中国来说,一个山东的主权,相比于与众列强国作对来说算不得什么。那么中国代表团敢拒绝签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战胜国的身份,因此中国有了与列强讨价还价的资本。同时也获得了合约中一些有利于中国当时国情的条款,比如说取消辛丑赔款,加入国联行政院。同时也因为是战胜国,中国人民有一种情感上的希望,如果签署了这次条约,那么在情感上中国人民是无法接受的。他们心中的愤怒也是终将会爆发出来的,与并且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理解。
提起这次外交事件,就不得不提以顾维钧为首的一些近代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对外他们不惧列强的压迫,对内他们顺应“五四运动”的潮流。在他们身上所背负的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历史使命感。
在面对《凡尔赛条约》时,顾维钧等人只有三个选择,第一就是签字,此次大会本来就已经被英、美国、法国为首的列强控制,山东问题很显然已经无法挽回。加上代表团内以团长陆徵祥为首的多位外交官都主张签字。即使他们在条约上签字,也不会背负多大的责任。
第二个选择就是偷偷溜掉,当时面对国内国外的各种压力,代表团内的一些代表已经陆续返回各自的住所,代表团团长也一度以生病为理由请辞外交总长一职。还没有得到国内的同意就立即住进了医院中,此时的中国代表团可以说是一盘散沙。年少的顾维钧本就不是代表团中的一把手,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偷偷溜走。
最后一个选择就是拒绝签字,此事事关重大,拒绝签字就代表着和日本、美国等列强公开宣布自己的对立态度。但顾维钧和王正廷等代表坚决执行这一做法。
在确定这一做法之后,他们首先就在会议上表达了抗议,并且将事先起草好的措辞递交给了新闻界,让世界各国的人民都了解到中国在此次会议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同时还在各国代表中多方游说夺得了很多国家的同情。
最后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历史性的一天,在中国代表团集体缺席的情况下,顾维钧等代表中国挺身而出拒绝签署对德合约。
这个做法一方面顺应了国内“五四运动”,的潮流,得到了国内民众的认可和舆论的支持,同时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上也树立了一定程度的威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的代表为何会拒绝签字呢?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奥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随即,十几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可以说为协约国一方的取胜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时,人们都期待着作为战胜国能把战败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归还中国。由于大国的吹嘘,使得人们以为这次和会真正能体现出“公理战胜强权”。但是现实却给了人们当头一击!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召开,有32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但是,整个会议期间,与会国全体会议只举行过7次。会议的决定权掌握在“最高委员会”手里,“最高委员会”最初由美、英、法、意4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再加上两名日本代表组成,俗称“十人会议”,后来“十人会议”又缩小为美、英、法、意4国首脑组成的“四人会议”,而在“四人会议”中,意大利首脑又经常说不上化,所以最终演变为操纵会议的“三巨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法国总理乔治·克里蒙梭。会议所通过的决议,基本上是美、英、法三国构想妥协的综合。
1919年4月16日至17日,十人会议两次讨论山东问题,受日本的影响,会议通过了山东问题由五国共管的提议。而恰好此时,意大利宣布退出,和会趋于破裂。日本也乘机转变态度,声称也要退出和会。为避免和会中断,美、英、法三国首脑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1919年4月22日,和会“三巨头”约见中国代表团,由威尔逊向中国代表团传达了“十人会议”决定的方案:“日本将获得胶州租借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然后再由日本归还中国,但归还之后仍享有全部经济权利,包括胶济铁路在内。”中国据理力争,要求由德国直接向中国归还夺去的权利。但争辩一点效果也没有,会议依然把“十人会议”的方案列入巴黎和会的对德合约。
拒绝签字
巴黎和会最终的方案传到中国后,引起国人的极大愤怒。首先站出来的是青年学生,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聚集,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北洋政府试图以威吓的手段来对付学生运动,北京大批学生被捕。北洋政府的这些高压手段引起全国各地民众的极大愤慨。6月5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在巨大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最终释放了被捕的学生,而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西环保撕碎设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西环保撕碎设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