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环保设备数据篡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环保设备数据篡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全国环保处罚额度?
2021年1-6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5.52万份,罚没款数额总计43.32亿元,案件平均罚款金额7.84万元。
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广东;罚款金额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河北、山东、广东、云南。
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市为:唐山市、新乡市、邢台市、东莞市、邯郸市、深圳市、保定市、石家庄市、洛阳市、潍坊市。罚款金额排名前十的地市为:唐山市、东莞市、潍坊市、苏州市、无锡市、邯郸市、吕梁市、邢台市、滨州市、常州市。
二、配套办法执行情况
2021年1-6月,全国五类案件总数为6381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量为87件,罚款金额为9848.10万元;适用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为3895件;适用限产、停产案件数量为487件;移送拘留案件数量为1198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为714件。
根据新环保法,违法排污的印花企业如何实施行政拘留?
新《环保法》加大了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了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加大了处罚力度:
一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按日计罚”,就是按照违法的天数计算罚款,不再是一次性罚金,同时罚款总额上不封顶,且建立“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
二是责令停业、关闭。第60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闲置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三是规定了行政拘留。新法第63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评,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通过偷排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有以上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环保法六十三条是什么?
回答:
环保法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gct绿色环保链靠谱吗?
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问题突出:节能环保产业高端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中游融资能力较弱,产业运营模式有待完善;企业规模、产品结构不合理;人才紧缺,等等”绿色环保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绿色环保链GCT的诞生,为行业痛点提供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和协同共识特性,将环境问题的各种方法学智能合约化,连接分散的环境数据孤岛,构建覆盖全球的环境可信数据监测和采集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环保设备数据篡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环保设备数据篡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