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阳节登山比赛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2.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5.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6.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2.重阳节市体委组织登山比赛
中国风筝之乡据考证,阳江风筝已有年的历史。
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由于山、海之间的特定地理环境,每年中秋至重阳期间,天气晴朗,秋风劲且顺,是纸鸢上天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自然成了民间的活动。自古以来,城乡各处,男女老少,在重阳节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风筝赛会。阳江的风筝艺人,在重阳节前,更要赶制大量的风筝,以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阳江的风筝活动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阳江风筝已成为中国南派风筝的杰出代表。年,阳江首次组织风筝队,代表广东参加在山东潍坊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风筝比赛。此后,阳江风筝代表队多次参加全国风筝比赛,在-年间,共获得金牌87枚、银牌47枚、铜牌35枚、团体总分冠军6次。与此同时,阳江风筝还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得殊荣。阳江的“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风筝十绝,声播海外,为祖国盈得了极高的声誉。年,阳江市建成全国第一座风筝放飞场——南国风筝竞技场。南国风筝竞技场位于市区鸳鸯湖畔,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观众放飞,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的风筝放飞场。年,广东省体委命名阳江为“广东省风筝之乡”。年7月,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此后,阳江市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定为风筝节,每年都举办一次群众性的风筝比赛,吸引了美国、日本、意大利、印度、泰国、法国、德国、孟加拉、卢森堡、南朝鲜等外国风筝友人和港澳台同胞。风筝节期间,城乡各处,万人空巷,纸鸢满天,盛况空前。阳江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灵芝”是阳江风筝的杰出代表。这种风筝呈椭圆形,顶上是一片白云,下面是一只活蹦活现的小鹿,口含一灵芝草在不停跑动。风筝的顶端,用一根很薄的藤片涂上油,接在弓架上张开,在空中迎风“汪汪”作响,方圆数公里都能听到它的鸣叫声。这一作品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风筝珍品。“百足”(蜈蚣)类风筝则是阳江风筝的另一项骄傲,这种风筝的设计制作采用“仿生学”原理,按“百足”类动物的生态,从头到身躯、肢爪,形似传神,巨者可达100多米长。放到高空时,能摇头摆尾,栩栩如生,还能附加特技表演,如“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等,有声有色。除“灵芝”、“百足”外,阳江风筝的最大特色便是“花草鹞”。这种风筝的群众扎制基础最广,品种也最多。从花草鱼虫、鸟兽动物、人物图像一应俱全,常见的有双桃、双凤、石榴、百鸟归巢、孔雀开屏等。“南有阳江,北有潍坊”。在国内,阳江与山东的潍坊匹敌,南北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南北风筝最大的两个流派。
3.重阳节登山活动通知
为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重阳节登高活动安全有序,从农历九月初七至初九(阳历10月12日至14日),每天17时起至次日早上7时,将对石花山风景区登高点及登山路径进行安全管制。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石花山景区登高点及登山路径限时管制,从年10月12日至14日(农历九月初七至初九),每天17时至次日7时禁止登山,10月13日、14日(农历九月初八、初九)每天7时开放进场,10月15日解除管制,恢复正常。
2、年10月14日7时至22时,所有进入景区群众必须戴口罩,经过服务点测体温扫码合格后方可进入,除执勤救援车辆以外,其他机动车辆禁止驶入石花山景区。
3、石花山重阳节登高实施单向上落管理,统一由西岩寺上山,飞虎亭下山。
4、严禁在指定地点外摆卖,以及其他阻碍道路交通行为。
5、禁止携带火种、管制刀具、香烛纸宝、烟花炮竹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景区。
6、禁止燃放孔明灯;禁止一切体育、娱乐、广告性等“低慢小”飞行活动。经批准的应急救援、引航、气象探测等飞行活动除外。
7、进入景区后,自觉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劝导,禁止攀爬树木、护栏、险峰等一切危险行为,并做到文明活动,不得随意乱丢垃圾或杂物。
8、请保管好随身财物,看护好老人、孩童。如发生老人、孩童走失、财物被盗,请第一时间报警。
台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台山市公安局
年10月12日
5.重阳节登山比赛方案
.
赏菊花,重阳节到了菊花开了,赏菊花成为重阳节一种传统,一遍赏花,3-5好友一起泡上一杯菊花茶,吃点糕点、点心还是惬意的;
爬山也就是所谓登高,是重阳节一项比较传统的活动,也有踏秋的说法。带上一家人出门去爬爬山,感受一下秋天美景,放松一下自己;
祭拜祖先,重阳节祭拜也是从古代流产到现代的
6.今天重阳节老年人登山活动
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过重阳节。
年10月14日星期四(辛丑年(牛年)九月初九。
重阳节别称介绍:
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7.重阳节登高山
“暂”字的妙处是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全诗抓住时令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重阳节本是朋友相聚登高山饮菊酒、秋高气爽、开阔胸怀的欢畅节日,但诗人与友人,都因故人稀少、登高无处,节日里反而分别,萧瑟之感愈显浓重
8.重阳节登山活动总结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2.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5.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6.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9.重阳节登山比赛讲话稿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记得有一首古诗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更道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不一定是爬山。
10.重阳节是登山节吗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记得有一首古诗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更道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不一定是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