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2年全国机场20强排行榜出炉,黑马有,而且还不少!据中国民航最新统计,2022年全国旅客吞吐量前20名机场名单已出炉。看表:亮点在西南地区,共有5个机场上榜。按照旅客吞吐量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江北、昆明长水、成都。 2022年全国机场TOP20排名出炉。黑马有,而且还不少!
据中国民航最新统计,2022年全国旅客吞吐量前20名机场名单已出炉。
看手表:
亮点在西南地区,共有5个机场上榜。按旅客吞吐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庆江北、昆明长水、成都双流、成都天府、贵阳龙洞堡。
这5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8384.9万人次,占TOP20榜单旅客吞吐量总量的28.5%。
其次是华东地区(不包括中国台湾省),共有6个机场上榜。按旅客吞吐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萧山、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南京路口、厦门高崎、青岛胶东。
这5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8091.2万人次,占TOP20榜单旅客吞吐量总量的27.5%。
其次是华南地区(不含香港、澳门),共有3个机场上榜。按旅客吞吐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海口美兰。
这5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5883万人次,占TOP20榜单旅客吞吐量总量的20.0%。
其次是华中、西北和华北,各有2个机场上榜。在:
华中地区的两个机场分别是长沙黄花机场和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2413万人次,占TOP20榜单旅客吞吐量总量的8.2%。
西北地区的两个机场分别是西安咸阳和乌鲁木齐地窝堡,旅客吞吐量2361.8万人次,占TOP20榜单旅客吞吐量总量的8.0%。
华北地区的两个机场分别是北京首都机场和北京大兴机场,旅客吞吐量2298.6万人次,占TOP20榜单旅客吞吐量总量的7.8%。
东北地区没有人上榜。
以上是从区域角度和城市角度:
排名第一的城市是成都。成都两个国际机场(成都双流+成都天府)旅客吞吐量合计3110.5万人次,成为2022年唯一突破3000万人次的城市。
榜单上的第二个城市是上海。上海两个国际机场(上海虹桥+上海浦东)旅客吞吐量合计2885.4万人次。
上榜第三位的城市是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612.2万人次。
榜单上的第四个城市是北京。北京两个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北京大兴)旅客吞吐量合计2298.6万人次。
排名第5-8位的城市分别是重庆、深圳、昆明、杭州。
上述8个城市客流量均超过2000万人次。其余12个城市中,除贵阳龙洞堡、青岛胶东未实现千万级旅客吞吐量外,其余10个机场都保持了千万级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北京、上海、成都单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均不超过2000万人次。
过去三年的COVID-19疫情对航空客运量产生了巨大影响。除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外,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上榜机场均出现负增长,且负增长幅度超过50%。
其中,浦东机场较2019年增速达到-81.4%,北京首都机场较2019年增速达到-87.3%。
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 永远不要浪费危机。
过去三年的COVID-19 疫情是一场危机。
这场危机中,成都在机场客流方面做到了“转危为机”。
笔者认为,成都位列榜首的原因有:
一是主动“化危为机”;二是双国际机场的支持;三是疫情期间经成都中转,对改善情况起到了很大作用;四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带动。事实上,“第四极”不仅为成都赋能,也为重庆赋能。
此外,成都的区位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从全球经济地理来看,成都地处北美至东南亚/南亚(极地航线)、东亚至南亚、欧洲至东南亚/澳洲三大航线的交汇处。这使得成都成为国际航空的潜在目的地。检查站。
有人表示,随着疫情缓解,全国机场排名格局将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笔者认为,三年来,疫情改变了很多事情,带来了很多变数。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积累和沉淀。
2023年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