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河北三区,应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河北省“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即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规划是发展规划,核心是服务京津、发展河北,力争到年,物流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优势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把现代商贸物流业打造成全省重要支柱产业,培育世界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同时,突出空间布局,打造“一环、两通道、多节点”商贸物流空间结构。
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规划是攻坚规划,核心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减法,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还要做好加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规划是补短板的规划,核心是缩小我省城乡与京津的发展差距,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力争到年,全省城镇化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强调载体抓手,县城建设谋划了产城教融合、园林城市创建等8个攻坚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谋划了民居改造、安全饮水等12个专项行动,
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是责任规划,核心是把河北的生态环境修复好、保护好、建设好,不断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为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坚守“一条红线”,将全省划分为“五大分区”,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落实好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三个“五十条”措施,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2.河北环境生态网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提划定的重点区域。
年09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新增部分县(市、区、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批复》,至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数量由原来的436个增加至676个,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从41%提高到53%,此举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水平河北省(22个):灵寿县、赞皇县、青龙满族自治县、邢台县、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宣化区、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区、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宽城满族自治县。
3.河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招标
可能校内的工程队比较多
校内消化一般属于正常
4.河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在哪
石家庄壁挂炉采暖补贴:元设备购置+900元燃气补贴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空气污染形式极
为严峻,治理散煤污染的任务很重。在年6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详细说明了煤改气的补贴政策。具体是:
对实施“煤改气”的居民分散燃煤采暖用户,按每户元给予财政资金补贴,由市、县两级财政按照3:1比例分担。其中,元用于支付居民生活和燃气采暖初装费等费用,不足部分由实施“煤改气”的燃气企业承担;元用于补贴居民用户购置燃气采暖设备。
为确保“煤改气”工作顺利实施,实现居民用户应改尽改、即改即用,防止出现散煤复烧,对年实施“煤改气”的居民用户当年每户给予900元运行补贴,由市、县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分担。
5.河北省生态环境治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条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遵循源头治理、规划先行,突出重点、防治结合,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
6.黄河生态保护教育基地
黄河上游民族生态经济协作区是指兰州、西宁、银川三个城市为核心。
近年来,青海、甘肃、宁夏三地构成黄河上游经济带,是指以兰州、西宁、银川三个城市为核心,沿黄河上游布局的沿黄经济地带和院海兰新经济地带的交汇处区域。又称为“兰西银经济区”、“西兰银经济区”。
西宁、兰州、银川等城市是西北的经济高地,又是以亚欧大陆桥为依托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区的一部分。白银、中卫、吴忠、青铜峡、灵武等城市镶嵌在黄河沿岸,把西宁经济区、兰州区、银川经济区连接起来,以此造就西北经济增长的带头地区,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7.生态环保局教育基地
合理安排儿童作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
支持学校向体育类社会组织购买课后体育服务。
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
探索制定国家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及时更新儿童禁用药品目录。
杜绝“毒跑道”、“毒校服”,保障游戏游艺设备及大型游乐设施安全。
8.河北生态环境信息中心
机关处室:办公室(宣传处)人事处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环境影响评价处环境监测与应急处污染防治处自然生态保护处(河北省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辐射安全管理处(核安全管理处)机关党委监察室离退休干部处直属单位:省环境执法监察局省子牙河白洋淀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辐射环境管理站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信息中心省环境保护厅机关服务中心省环境保护开发服务中心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9.河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官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字〔〕30号)等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本省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的生态环境信用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生态环境信用管理,是指生态环境部门依据企业生态环境行为的有关信息,按照生态环境信用评价标准和程序,生成企业生态环境信用级别,并与有关部门联合实施激励惩戒措施的活动。
第四条生态环境信用管理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动态更新、部门联动、奖惩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制定全省统一的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标准,指导全省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及信用修复工作。
各市(含雄安新区,定州、辛集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初次评价、动态评价等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用级别
第六条本省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全部纳入企业生态环境信用管理体系。
第七条企业生态环境信用级别分为良好、守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和“黑名单”五个级别。
第八条企业生态环境信用级别分值计算指标实行百分制。
(一)良好企业:分值85分及以上;
(二)守信企业:分值70-84分;
(三)一般失信企业:分值50分—69分;
(四)严重失信企业:分值30分—49分;
(五)“黑名单”企业:分值29分及以下。
第三章初次评价标准及实施
第九条生态环境部门对首次纳入生态环境信用管理体系的企业予以生态环境信用初次评价。根据现场检查情况、相关材料等,按照《河北省企业生态环境信用初次评价标准》赋予企业生态环境信用初始分值。
第十条生态环境信用初次评价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制度、污染物排放控制、大气污染物管控、水污染物管控、工业固体废物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环境监测管理、重污染天气应对、环境应急管理、环境敏感区保护、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等。
第十一条生态环境信用初始分值生成后,企业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于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方式告知企业。企业有异议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提出书面核查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及时核实。
第十二条在规定期限内企业未提出异议或者经核实无误的,生态环境部门及时通过企业生态环境信用管理系统公开,并将有关信用信息按要求推送至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纳入全省信用管理体系。
第十三条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对现有重点排污单位的生态环境信用初次评价。
10.河北生态环保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重点城市开展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发现一些企业在线监测数据超标、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落实不到位、施工扬尘污染等问题,已移交相关市县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责令迅速整改落实到位。现向社会公开年11月17-18日发现的15个突出环境违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