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州大举环保科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苏州大举环保科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喊“活下去”的万科,三季度近500亿拿地,逼近恒大碧桂园保利融创总和,它是在演戏吗?
恒大地产集团原总裁时守明曾在投资系统全员会议上面说过一句话
“市场好的时候我们努力卖房子,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便宜买地”
现在看来,万科才是真正践行这一理念的领军房企。
按照权益金额计算,万科三季度合计拿地金额接近500亿元,达到458.7亿元,相当于恒大+碧桂园+保利+融创四大龙头房企拿地金额总和。
数据显示,保利地产三季度拿地权益金额为244.1亿元,碧桂园拿地权益金额137.9亿元,融创中国拿地权益金额69.1亿元,中国恒大拿地权益金额62.4亿元。上述四家房企三季度拿地权益金额合计为477.5亿元。
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各大房企都收紧钱袋子的时候,万科依旧有足够的子弹去全国范围内买买买,这得益于万科对财务的精准控制,对销售回款的足够的信心,也是万科良好的资产负债率造成了今天万科有足够的弹药支撑自己。
很显然,万科在逆周期操作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这在其他房企看来匪夷所思。尤其是一些激进的房企,在融资上费尽周折,可能一直在找救命稻草,这个时候就充分体现了行业老大该有的姿态。
当万科高喊出“活下去”的时候,我看到了四个大字写在上面——危机意识。
没错,万科这个小“戏精”这次真的是在演戏。
房地产行业因为最好的十年已经过去,现在房价过高,大多数老百姓负担不起这么高的房价,一些楼盘的商品房严重堆积,伴随而来的是房价的跌落。
而房地产的前期投资又很大,很多规模并不是那么大的房地产在这个时间节点前一点进场很难继续支撑与运转。
万科这个时候高喊活下去,实际上印证了很多中小地产的内心,行业龙头老大都这样高呼了,这样很多“小弟”也就动摇了自己的信心,于是将手中的地售出,或是不再竞标而地的价格肯定较之前要打个折扣,此时龙头老大倚靠着自己手中握有的大量现金大举拿地。
这一前一后肯定是在演戏为后面自己的拿地做铺垫,而且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是加快了房地产行业内的洗牌,以后房地产将主要还是那几个大型房产公司的天下,其他中小房地产公司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三季度,万科一边在高喊“活下去”,一边疯狂扩张,拿地金额近500亿拿地,逼近恒大+碧桂园+保利+融创总和。而降价促销,还敢给老业主补钱的事,绝对就是抢夺市场,人心的营销之举了。虽然厦门万科发布公告称,近日网上传“白鹭郡项目因降价对前期业主退款”,此传言不属实。但是,这种事,的确不太适合正面承认,至今的网络传播,事实上已经足够了。房地产调控升级之际,房企的集中度却在不断提升。2018年前三季度,TOP100房企整体销售规模近7万亿元,同比增长39.6%。门槛、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达历史新高。其中,TOP10和TOP50房企的流量金额集中度达到27.9%和55.3%,分别较2017年同期提升3个和9.5个百分点。而百强房企的权益金额集中度也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至54.1%。其中,TOP10权益金额占比为22.3%,超过2成,而2015年前三季度,这个比例只有17%。3年份额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TOP50权益金额占比44%,前十就占了一半,由此可见11-50这40家占了另一半,这也说明前十的厉害。集中度真的是不断提升。房企集中度提升是大的趋势。万科敢于降价,敢于给老业主退房,最大的原因是底气足。截至2018年上半年,万科持有货币现金近1600亿元,手握大把现金的同时负债却惊人的低。有息负债为2269亿元,有息负债比例是32.7%,处在行业比较低的稳健的水平。相比碧桂园之类的高负债,万科真的是相当谨慎了,这负债水平,还敢号称房地产公司?呵呵,真的是业界清流。所以三季度,万科一边在高喊“活下去”,一边疯狂扩张,拿地金额近500亿拿地,逼近恒大+碧桂园+保利+融创总和。而降价促销,还敢给老业主补钱的事,绝对就是抢夺市场,人心的营销之举了。未来,是大房企的时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州大举环保科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州大举环保科技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