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环保科技面料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环保科技面料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惩戒教育的度到底该怎么把握?
可以肯定提问者是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有心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教育的对象是孩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人才。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来谈谈惩戒的度。孩子在爱中成长,这爱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精彩极了”,一种是“糟糕透了”。一味的夸孩子“精彩极了”,会让孩子得意忘形,扭曲孩子的性格。一味地警示孩子,说他“糟糕透了”,则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而气馁,也一样扭曲孩子的性格。在教育中要把握好这两种爱的表达,使之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让孩子人生的小船偏离航向。如果我们是真心地爱孩子,一切为孩子的成长着想,惩戒的度就会把握得恰到好处。我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对孩子的惩戒,但我的惩戒是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孩子接受了,家长就会感激。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对学生的惩戒不是随心所欲去打学生。我规定不完成一次作业重打手心一下,决不轻打,也决不打两下。
批评或训斥学生就事论事,不借题发挥,不借事生端,不带个人情绪,不超原则。
学生不是敌人,惩戒要减轻力度,掌握尺度!
惩戒权的尺度应该与学生常见问题联系在一起才具有可操作性。惩戒权也必须明确惩戒的最大限度以及超出限度的责任划分。现结合经验举例说明:
1.对于迟到的学生可惩戒的手段依次是:批评督促改正;罚站教室内可监控区域或罚背书,罚作业等;累教不改的可请家长到校协助解决,家长不配合的学校可责令其带学生回家反省,习惯养好了再来上学。
2.对于课堂不听讲课开小差,讲小话,做小动作等违纪现象,有效手段就是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课前严明纪律,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任务,不断走下讲台监督等就能震慑住大多数学生。对于少数突出的个别处理。看课外书的或玩电子产品的,一律没收,罚站教室后边反省,之后写保证书全班宣读下不为例,如果再犯可戒尺打手。
3.犯了错误不接受老师合理批评或适当惩戒,恶意顶撞老师的学生是最难管的问题学生,一般都会激怒老师,可能会逼老师做出一些过激的体罚,比如打嘴巴,拳打脚踢等。我本人觉得老师对这类学生要保持理智,否则可能会因为体罚过当导致更大问题。一般用一个问题和一个要求可以让这样的学生停止无理顶撞。问题:如果换位思考,我是你的学生犯了你这样的错,你该怎样做?如果你认为我不能批评你,体罚你,那你必须提出特别申请,只要你的家长和学校都同意你的申请,我以后可以无视你的错误,否则不可以。
总之,教师就算有了惩戒权,未必就要去用。当碰到问题学生不得不用时,也应该理智应用,做到语言批评不带侮辱,戒尺体罚不伤身体,那么学生家长就不可无理取闹,学校就不能利用职权处罚老师。
教育的话题在头条中,占较大的比重。惩戒权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我不是写文章的料子,更不是作论文的好手。如果是,一定会写一篇“论惩戒权的利与弊"来。基于有限的水平,又想插口教育,简单提个意见。把惩戒权交给老师,首先要求老师具有自身的素质。仁爱之心不可缺。如果缺这基本点,惩罚学生就会失去度,要怀着心疼的基础去执行惩罚。否则,学生会受到粗暴的甚至致命的伤残。这是家长及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求家长具有宽大的胸怀。不要把老师的惩罚当作对子女心歧视或伤害。紧记“玉不琢不成器",不要把子女当小皇帝,不要怀有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心态。总之,对教育学生我主张以疏为主,惩戒惩罚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施行,不可多用,更不应常用。不然,持续性刺激必使“感受性降低"。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环保科技面料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环保科技面料论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