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网友们,你们听说过那句老话吗:“正月佩斯图纳,二月艾草,三月柴火”?北方的朋友可能对它有点陌生,但是相信南方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因为它主要分布在南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经在农村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如今却成为了高档野菜,其价格甚至比猪肉还贵。网友们,你们听说过“正月藜、二月艾、三月柴”吗? “这句古老的谚语怎么说呢?
北方的朋友可能对它有点陌生,但是相信南方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因为它主要分布在南方。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曾经在农村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如今却成了名贵野菜,甚至比猪肉还要贵。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名贵野菜——蒺藜蒿。不管你认不认识,知道了就不会有什么损失!
什么是蒺藜蒿?
笔者虽然从小就认识蒺藜蒿,但以前从来不知道它还可以当野菜吃。我一直把它当作喂猪的野菜。每年春天,我经常去河边、池塘、沟渠等地方吃它。有水的地方就收集水来喂猪。
后来到了长沙,岳阳的二姐夫从家里带了很多蒺藜蒿,才知道原来可以当野菜吃,而且这几年价格也不便宜。
蒺藜又叫艾草、水艾草、柳艾草、艾草、艾草、艾蒿、艾草等,在我的家乡,因为它看起来很像艾草,但喜欢泡在水里,所以被称为艾草。成长的环境。
蒺藜蒿学名Artemisia truncatula,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之所以与艾草如此相似,是因为艾草也是菊科、蒿属的植物。
过去南方很多地方经常砍下来喂猪,因为蒺藜是优质牧草,适口性好。马、羊、牛、猪都喜欢吃。
此外,这种植物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同时,它的生命力也不弱,生长速度也很快。砍伐后很快就会重新长出来,所以亩产也很高。
过去,许多农民经常将其用作牧场,喂养猪、马、羊。尤其是蒺藜蒿,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返青也比较早。早春,牧草不多,蒺藜蒿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食用价值也不低
木蒿不仅可以用作牧草,而且还是一种美味的野菜。
农村有句俗话,“正月有光,二月有艾,三月有柴”。意思是这种植物生长很快,但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价值。
正月,木蒿的嫩芽最脆嫩,最适合当野菜吃。
农历二月以后就由藜麦改为艾草,食用价值就有些差了。
到了农历三月,这个季节的木蒿已经长得很高很老了,食用价值已经不高了,只能砍伐当柴火。
第一次吃木蒿,总感觉像是在吃猪草,但吃了几次后,发现味道还是很好的。其独特的香味与米饭相得益彰,其脆嫩爽口的口感使其成为绝佳的佐料。吃了一口后,我还想再吃一点。
木立蒿的吃法有很多种。可以焯烫冷吃,也可以用来炒,尤其是炒腊肉。
在湖南洞庭湖地区,当地人喜欢吃木蒿。每年春节前后,人们都去采摘木蒿。这个季节的木蒿价格是市场上最贵的,一般卖到40元一斤左右。
但即便是这么高的价格,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购买,可见当地人对蒺藜蒿的喜爱程度。
用他们的话说,不吃木蒿的春节是不完整的。
其实,木蒿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不仅是因为它香、脆、嫩、爽口,还因为它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数据显示,每100克木蒿幼茎含蛋白质3.6克、钙730毫克、铁2.9毫克、胡萝卜素1.4毫克。毫克,维生素C 49毫克,天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赖氨酸0.97毫克。
并且富含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涤纤维。
更值得一提的是,蒺藜蒿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第一部医药经典《神农本草》中有记载。当时它被称为“白蒿”,全草都可以入药,主要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的作用。
此外,民间还用它来代替艾草,在四川也用它来代替“六吉奴”(七毫)。
写在背面
以前农村环境好,春节前后蒺藜就开始野外生长。不过,现在这种野生植物确实不多了。这可能与目前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有关。
在南方很多地方,尤其是洞庭湖地区,每年早春,蒺藜蒿是市场上受欢迎的野菜。越早上市,价格就越高。
但现在市场上卖的大多是温室里人工种植的,香味比野生的差很多。
这个季节正是蒺藜蒿大量上市的季节。如果你的家乡有的话,千万不要错过。
因为再过一个月,它就老了。
如果天气转暖早,气温升得快,它就会生长快,容易老,那就没有食用价值了。
朋友们,你了解蒺藜蒿吗?喜欢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