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期,北京加大交通秩序管理整顿力度,以礼让斑马线为切入点,对217个路口“电子警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可记录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遇到行人穿越人行横道时停车并让路”的行为功能。被拍照的车辆驾驶员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并扣3分。这并不是北京近期第一次加大力度管理和改善交通秩序。以礼让斑马线为切入点,升级了217个路口的“电子密码”,并新增了“遇到行人过斑马线未停车、让行”的机动车记录功能。交通违法行为的功能。
被拍照的车辆驾驶员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并扣3分。
北京并不是第一个对“礼让行人”采取严厉措施的城市。早在2017年,国家就开始实施“礼让行人”新规。然而,许多城市有不同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有的城市会扣3分并罚款50元,有的城市罚款150元……
“礼让行人”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让不少车主头疼。
给行人让路的官方定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遇到过人行横道的行人时应停车并让路。
详细解释如下:机动车不给行人让路,是指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时,其车身没有进入人行横道区域,遇到行人不让行的情况下,不停车、不让行的行为。进入人行横道后,还没有闯红灯,前面的机动车即将通过。行为。
给行人让路的正确姿势:
行人未到达双黄线时,汽车可直行。
汽车和行人在同一侧。虽然行人已经上了斑马线,但行人还没有到达高速公路,汽车可以直接通过。
行人已到斑马线,处于机动车道上,必须让路。
当行人走到该位置时,A车需要礼貌停车等待行人通过。 B车可以直行,不让路。
当行人已在双黄线等待通行时,同向通行的机动车必须停车让路。
行人在绿化带斑马线上。高速公路无斑马线进入时,机动车可直行。
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行的道路上,行人一旦进入斑马线,机动车必须停车让行。
典型错误行为:
(一)强行插队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队列,造成行人中断通行的;
2、强制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停车的;
(三)同向已有机动车停车避让行人,仍强行通过的;
(四)以突然加速或者其他方式绕过正在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的;
以及其他影响或阻碍行人通过人行横道通行的因素。
“向行人问好”中无法解决的bug:
1、路口有红绿灯时,即使信号灯由绿变红,仍有一群人缓慢过马路,造成交通拥堵;当行人完全过马路时,红灯又变成绿灯,路口的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严肃的。这就是让车主苦不堪言的中国式过马路。
2、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就更夸张了。为了赶时间,一些行人随时会直接过马路,迫使一些机动车紧急刹车。如果你及时刹车,你就是幸运的。如果不及时刹车,将对行人、车主及后车造成很大的风险。
3、给行人让路的规定一出,就有人觉得车主应该给行人让路,更自由地过马路。
4、车主自觉礼让行人后,被罚款、扣违章停车。屈服与不屈服都是错误的。最倒霉的是车主吗?虽然有时可以申请复议,但车主还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而且解决事情的成本会更高。
5、一般来说,给行人让路的人是步行和推着自行车、电瓶车过马路的人。不过,不少骑自行车和踏板车过马路的人也混杂在人行横道上。如果他们不让路,那就不安全。如果让路的话会因为违章停车而被罚款吗?
很多bug只能通过个人意识来解决,但国民意识的觉醒或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为此,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呼吁废除“礼让行人”。
不过,从北京这次的政治重点可以看出,这次交通管制不太可能被取消。为进一步推动“礼让行人”落实,不少地区增设“五米禁停区”,让司机朋友们再次承受致命打击。
所谓五米禁停区,就是在斑马线前五米范围内设置禁停区。其目的是起到缓冲作用,让车主在经过路口时提前刹车、减速,避免车辆对行人造成影响。伤害,更大程度保证行人过马路的安全。
人行横道是引导行人有序通过道路的安全线,是保护行人、降低事故风险的生命线。司机和行人都需要自觉礼让斑马线。只要一方不知情,再多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充分保障人身安全。